<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综合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 来源:]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诞生。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这枚国微并不是与共和国同步诞生的,它的酝酿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前夕,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决定草拟包括国徽在内的若干方案,对国徽提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中国特征;二是形式要庄严富丽。在征稿启事发布后的一个多月内,收到国内及海外应征稿件112件,图案900幅,但无一令委员们满意。

        时任新政协筹委会第六小组秘书彭光涵回忆说:“征求了以后大家都不满意。因为这是做国徽不是做别的东西,不是画张画,是要制作一个模型。第六小组就请了张停和钟灵两位同志设计了几个图案,我们把它印制出来作为《国徽图案参考资料》发给所有的代表。但是征求意见后,大家都不满意,国徽图案就没有了。那么这次开国典礼的时候,持国徽的地方我们都设计好了,那么这个问题怎么办?大家研究后就决定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

        1950年6月14日,政协一届二资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徽的设计再次被提上议程。会前,政协常委会决议采用天安门为国徽设计的主题内容之一,并邀请由画家红停先生牵头的中央美院和以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牵头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加紧压国徽的设计。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们都将自己对新中国的一腔炽热倾注到对国徽的精心设计中。

        时任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成员汪国瑜回忆说:“我们11号成立小组以后到6月20号,差不多七、八天功夫做了几个方案。林徽因先生、梁思成先生都提出意见,说我们的国徽做出来以后,不是画一幅画,而是要制作下一个模型。因此把天安门简化了,不单是天安门,所有其它东西都要把它简化了,周围的环境都要简化掉。我们党的天安门有它的双重性。什么双重性呢?老百姓知道它过去是皇宫的大门,但解放以后我们在这里检阅过,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也是在天安门。可是不是在天安门城楼,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不是天安门城楼本身,天安门只是个背景。我们是这样来理解的。”

        1950后6月20日晚,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确定了清华大学设计的国徽图案。1950年6月23日,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摄制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

        从共和国的领袖到具体的设计者,国徽凝聚着他们对新中国的一片深情。

        国徽石膏制作者之一徐沛真说:“因为这是做国徽,不是做别的东西,很苦很累,那我不觉得很苦很累。这是愉快的,因为这是做国徽。”

        1949年来,这枚庄严而富丽的国徽成为镶嵌在祖国母亲身上最耀眼的标志。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中共昆明市委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研究室 维护:昆明信息港

        邮编:650500 电话:(0871)63135205 编辑邮箱:kmsfgwxxgk@sina

        滇ICP备0700070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114000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