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资政育人

        清华校园垂青史 大洋彼岸留英名——纪念施滉诞辰110年

        [作者: 发布时间: 来源:]

        清华校园垂青史 大洋彼岸留英名

        ——纪念施滉诞辰110年

        林中友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

        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

        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是1949年清华大学在解放后的第一个校庆日,也是在施滉同级校友毕业25周年集会时,经清华大学党委同意,由周培源、罗静宜等牵头,在大学图书馆大厅正面墙上,为纪念施滉镌刻的永久性碑文。碑文镌刻在珍藏知识的图书馆大厅,无疑是希望昭示和引导索取知识的后来者向施滉学习,也体现了树碑者的良苦用心。不但如此,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国华侨还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施滉的纪念日。人们不仅要问,施滉究竟为什么会振动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又为什么会牵动大洋彼岸的华侨呢?让我们跨过110年的时空,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同样作为一个单元体的人,去感受施滉的心跳,触摸他的情感和精神,或许我们能得到点启示和思考。

        清华校园举火人

        1900年,施滉出生在云南省洱源县一个小学教师家庭,白族。3岁开始施滉就牵着母亲衣襟帮母亲卖豆腐脑,5岁随父亲到后乔井读书,1913年小学毕业后到昆明,考入云南省军医学校,毕业时取得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

        1917年秋,施滉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开始了他真正意义的人生旅程。

        清华始建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这样的背景自然渗透了不少美国文化元素。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历史变革的前夜,政治特别动荡,东西方文化、各阶级代表、各种流派在北京集聚。对于这个时期的青年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思想文化,意味着将选择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和人生道路,这对他们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施滉进入清华后,新环境、新思想、新文化给了他新的思考和激情,他深深地被《新青年》所吸引,还广泛阅读了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的着作和文章以及《林肯传》等外国名人传记,提升了他对中国形势的认识和思想基础。本来就对旧中国政治有所认识的施滉没有犹豫,毅然选择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举起了革命的火炬,并执着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清华园内涌现了许多社团和学会。1918年7月,施滉与冀朝鼎等组织成立了响应和宣传新文化运动的“暑假修业团”,成为清华第一个进步社团,并出版杂志,宣传新文化。“暑假修业团”坚持活动到1920年更名为“唯真学会”,施滉被选为会长。施滉所领导的“唯真学会”的内容在清华校园各会(社)中,显得更深刻、更实际、更具可行性。学会组织会员创办平民夜校,参加生产劳动,深入到人力车工人、赶毛驴车的农民等最下层的劳动个体中调查研究,对会员要求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等“八不主义”,《清华周刊》对“唯真学会”的活动给予“成绩很好,很勇敢”的评价,应该承认这也是当时整个学校给予的评价。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施滉成为清华“五·四”运动领导者之一,他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种革命活动,于6月4日被北洋军阀逮捕。1919年12月,由“五·四”期间清华学校各会、社组织起来的学生代表团更名为清华学生会,施滉被推举为会长,负责主编《清华周刊》的《国情报告》专栏,以揭露黑暗的政治,报道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最新情况为主要内容。不久,他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题为“学生对于社会应该怎么样?”的文章,把一个敏感的问题直接摆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并由浅入深的阐明了“学生应该为社会谋幸福”的道理,直接提出了当前的社会是一个有病的社会,必须进行改良,也提出了改良的方法和步骤。文章的内容和层次足以证明这是经过施滉长久思考的问题,表明他的政治思想逐步严谨。

        “五·四”以前,清华校园内在如何挽救国家危亡的问题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主张,如“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农业救国”等,在经历了3次驱赶政府派来的重病和无能校长后,特别是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后,施滉敏锐地发现社会的根本病因在于政治问题,并即时提出“政治救国”的主张。因此,于1923年春,由施滉组织,在“唯真学会”成员内成立了8人组成的秘密核心组织“超桃”,意为超过旧时代的“桃园主义”。为了集中意志,统一思想和行动,大家一致公认施滉为领袖。“超桃”的宗旨是政治救国,以政治途径去改造社会,其活动到1927年才停止。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超桃”成员组织参加了“五·卅”运动,支援北伐战争,还组织了留美学生和华侨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等各种活动。特别是1923年秋,施滉被选为清华学校学生会会长后,“超桃”在清华各类学生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使学校的学生工作出现了新局面,施滉的组织领导才能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赏。“超桃”的成立标志着施滉的政治思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施滉在清华共有7年时间,可以说他代表了清华当时的潮流,他所领导的社(会),对包括着名科学家周培源在内的清华学生产生了深刻又深远的政治影响。

        大洋彼岸树信仰

        1924年,施滉在清华的学习就要结束,即将到美国留学,今后应该学些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清华学校对留美前的学生都要安排时间和资金让他们回家探亲或游览,施滉没有直接选择回云南探亲,也没有选择观光旅游,而是与徐永煐商量后南下革命策源地广州,向敬仰已久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寻求个人人生、中国革命前途、国家统一等重大问题的指点。《清华周刊》第308期对施滉、徐永煐南下后给予“言论观点皆与吾辈久处北京者迥然不同”的评价。1924年秋,施滉带着南下取来的经,与冀朝鼎一起到美国,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

        1925年暑假,“超桃”成员徐永煐、罗静宜等陆续到达美国。9月,由施滉主持,在旧金山伯克利召开了“超桃”在国外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交流了国内“五·卅”运动的情况和美国共产党、工人支持中国革命斗争的情况,分析了国内形势,把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主张进行了反复对比,决定加入共产党。这次会议是“超桃”由爱国到追求共产主义的转折点,也是他们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施滉所领导的“超桃”的活动引起了美国共产党的注意,并派人参加施滉组织召开的会议。1926年5、6月间,施滉结识了美国共产党旧金山区委书记莱文,并参加了美共领导的“反帝大同盟”,从此,施滉和共产党建立了联系。7、8月间,为了团结在旧金山国民党左派,经美共同意,施滉和徐永煐加入了国民党旧金山支部,与左派势力郭季贤等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并取得了国民党旧金山支部的领导权。1926年秋,施滉等成立了“中山学会”,以研究、宣传和扞卫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联合国民党左派,与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学会”作斗争为宗旨。由于学会的主张得到广大旅美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的广泛支持,不久又在芝加哥、费城等大城市成立了分会。同年秋,在美共领导下,施滉与徐永煐等和国民党合作,在旧金山成立了“美洲拥护中国工农革命大同盟”的群众性组织,由于队伍发展很快,接着在美国的其他重要城市及古巴、加拿大都建立了同样的组织。同期,施滉带领徐永煐、罗静宜等四处奔走,终于筹措了一笔经费,购置了一套印刷机器,创办了《国民日报》。《国民日报》的出版发行,在宣传、组织中国留学生和华侨投入反帝爱国运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27年3月,施滉、罗静宜毅然加入了美国共产党,此后,徐永煐、章友江、石佐等也先后加入了美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留美第一批加入共产党的留学生。同月,在美共中央领导下,秘密成立了美国共产党中央中国局。这也是在美洲成立的第一个中国人的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局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施滉被选为书记。不久,又在旧金山、纽约、费城、芝加哥、波士顿、威斯康星等,先后建立中国局分局。中国局一方面组织中共党员参加美共组织的支持中国革命的各种活动,另一方面组织撰写文章在美共领导下的《工人日报》、《共产党人》等刊物发表,向美国人民宣传中国的革命形势。

        1927年在国内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些华侨和留学生对革命产生了动摇,在这大是大非面前,施滉挺身而出,在《国民日报》上发表了十大宣言,揭露蒋介石反革命罪行,这也是在美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蒋介石的中国人。1927年末,在施滉组织下,《国民日报》改名为《先锋报》,作为“反帝大同盟”的机关报,除登政治新闻和政论文章外,还登中国苏维埃红军消息,介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的情况。《先锋报》除在美国和中国以及加拿大发行外,在拉丁美洲、欧洲、东南亚、澳洲甚至非洲都有大量读者。

        1928年12月,施滉受美共中央派遣,到古巴和加拿大的华侨中建立党的组织。同月,他到达社会情况十分复杂的古巴,冒着随时被暗杀的危险,在华侨中从容开展工作,很快就发展扩建了古巴共产党的组织。以后,又到加拿大,在华侨中建立了许多党的支部。

        1929年秋,施滉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如愿到莫斯科学习,并担任少年共产国际翻译工作,一年后回到祖国,在中共中央翻译科工作。后被派到香港海员工会任秘书,1932年被派往北平,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部长等职。

        施滉留学5年,他一边学习一边在美洲各国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给当地共产党组织和华侨、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公认为卓越的领导人,同时,他也引起了国民党南京政府的恐惧和仇视。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他和其他13位同志在北平艺专开会时被捕,不久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

        施滉走了,他没有遗憾,因为他无私无畏,最后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施滉走了,他带着遗憾,因为他还有很多很多事没做;施滉应该欣慰,因为他的精神和他所追求的事业在清华、在大洋彼岸延伸。掩卷沉思,一个5岁离家便成了与母亲永别的青年,难道不懂得人间亲情吗?施滉说“尽忠不能尽孝”;一个沉默寡言,看似文弱的青年,为什么在演讲和讨论大是大非问题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呢?这是因为他心中装着“正义”;在经常断炊的情况下,他为什么还把仅有的生活费拿去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呢?因为他有永不改变的“信仰”;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始终主张改革,因为他坚信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综观施滉短暂的一生,他只为两个字在奋斗,这两个字就是——国家。

        施滉牺牲的准确时间至今无法查证,敌人连他的一块骨头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但他仍然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永远的精神丰碑!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研究室)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中共昆明市委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研究室 维护:昆明信息港

        邮编:650500 电话:(0871)63135205 编辑邮箱:kmsfgwxxgk@sina

        滇ICP备0700070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114000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