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资政育人

        试论党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及其经验

        [作者: 发布时间: 来源:]

        试论党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及其经验

        厉忠教 杨宇白

        内容提要: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充分发挥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资政育人的作用,认真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认真总结党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及其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推进我国经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厉忠教,男,湖南蓝山人。法学硕士。曾参与编着9本书(国家级课题两部),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在诗歌、散文领域偶有涉猎。历任五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昆明市委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研究室主任。

        杨宇白,男,云南大理人。毕业于云南大学。搞过五年药物研究与中间试验;当过14年编辑、记者。现为云南省委党校《云南干部教育网》信息采编部主任、副编审。先后发表论文80多篇40多万字;担任过15本书的主编或副主编;与人合作出版过3本论着。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充分发挥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资政育人的作用,认真总结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历史经验及教训,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及其经验,特别是认真总结党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及其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推进我国经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党的历史,就是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不断前进的历史

        拥有6900多万党员、85年历史、执政57载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还是建设道路的艰辛实践;无论从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还是到伟大复兴的时代先锋,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一次次引领中华民族破浪前行,最根本的,就是源自于她能够始终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贯穿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始终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走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广大人民的前列、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始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质、充满着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走到了领导党和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他的治国方略可以高度概括为“改革、发展、稳定”,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断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发展是执政党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党始终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以民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理念,并采取一系列切实举措,开创稳定发展的新局面。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器。20多年来,我们党都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使我们国家多年来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这一切都是我们党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认真总结的结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我们党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都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正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分三步到21世纪中叶即建国100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探索。

        二、党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上的认识飞跃

        第一,正视问题,认识到并明确提出区域的发展方向。国家统计局有关东部地区各省市改革开放26年来的数字, 记录着这些经济先行地区创造的发展奇迹和对共和国的贡献。但土地日趋紧张,能源难以为继,城市超负荷承载,环境严重透支等难题,也日益突出地摆在前进的道路上。一个环京津周边的贫困带问题就足以说明建立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多么的迫在眉睫。从一些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来看, 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贫困县的平均水平, 部分经济指标甚至比“三西”(定西、陇西、西海固)地区还要低。我们党由此认识到,要解决贫困带问题除贫困地区自身努力外,必须建立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们党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加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绝对不许突破保有18亿亩耕地的约束性指标。中西部的多数地方属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重点开发区域,我们党已制定投资政策,支持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也将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得到加强。
        第二,提出了生态保护要更有约束力,出台了强制性的保护措施。 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党面前:中国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对这些地区来讲,实现第一个翻番,达到人均1000美元,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若按原有的发展模式实现第二个翻番,达到人均3000美元,势必大大超出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对生态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党提出生态保护要更有约束力,出台了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即面积达1.1亿公顷的我国1164个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被公布为禁止开发区域,控制人为因素对禁止开发区域自然生态干扰。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等被明确宣布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限制开发的区域。逐步使限制开发区域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搞过度开发和竭泽而渔,具有很具体、很强烈的约束力。这是我们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上的一种飞跃。

        第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位清晰,政绩考评更有针对性。过去我们党也讲发展的定位,但定位比较模糊,虽然说了不让干,但为什么不能这么干,干了又会怎么样,都缺乏强制性的要求。现在我们党的政策和考评界定得一清二楚,你享受了相应的政策,就必须接受相应的考核,出了圈子就不行。我们党对四大主体功能区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与之对应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对优化开发区域,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展区域,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发展开发区域,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全面布局与地方自主、整体产业规划与地方现实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并引导各地在各自的功能范围内发展,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同时,更要防止高水平重复建设的发生,比如说现在许多地方都列为支柱产业并已显过剩的汽车、火电等项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当然也不应该相同。为此,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宪法”,我们党提出用严格的考核机制来保证规划落在实处,以防止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落实大打折扣。而诸多政策落点到最后,是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有关部门已经在着手制定考核办法。
        第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伴随争论的探索是“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四个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提出时,就一直伴随争论,争论的焦点首先是在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表述,四个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但是这些指标如何分解,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指标体系。

        从目前理念来看,四个主体功能区里面禁止开发区边界最为明确,例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即属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域大部分也很明确。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例如对安徽大别山土壤侵蚀防治区,其限制开发的功能定位是实行生态移民、降低人口密度、恢复植被。而对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边界划分却最为模糊。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中部地区,是指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优化开发区域主要是指东部沿海地区,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有人认为,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不能一概划为优化发展区。西部很多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可重庆、成都、陕西的渭河平原地区等都不属于此类。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争论一直存在,有理念方面的争论,有实施上的争论。但争论归争论,探索依旧进行,是“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

        三、党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的积极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在实现该区域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家整体实力得到增强。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地区差距也相应拉大了。为了使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党在认识飞跃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要战略决策。近些年来,我们党逐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缓。但问题依然存在,以人均GDP为例,东部与西部之比,由1991年的1.86倍,扩大为2003年的2.59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3年广东,浙江分别为1.2万和1.3万元,而贵州只有7643元,相差近一倍;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浙江与贵州比较,为3.44倍,比1991年扩大了0.85倍。虽然区域发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自然、历史、资源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如果放任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终将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党提出要形成区域间各展所长各有侧重的总体发展格局,进一步健全区域间互动合作发展机制,逐步形成互相促进,优势互补的良好发展态势。

        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发挥工业基础好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发挥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依托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限制,最终达到互惠共赢的结果。从国家长远发展和整体建设角度出发,从财税、投资等方面加大对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力度,推动、加强区域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二,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中部崛起战略,标志着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全部进入实施阶段,其重要性毋庸置疑。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六省抢抓历史机遇“你追我赶”、“各自为营”、“明争暗斗”。改各自博弈为携手共嬴,针对地区特点制定不同措施,通过市场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应当成为“中部崛起”布棋谋局的关键,应当成为中部崛起的正确方向和出路。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3月27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部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科技教育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要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就必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部地区经济外向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缘格局决定了中部地区无法“克隆”东部沿海和西部部分地区的外向型发展道路,但如果把被喻为全国棋盘上“天元”的武汉作为中心画一个1000公里半径的圆,可以囊括全国几乎所有主要城市。因此,中部崛起战略要取得成功, 需要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度依赖外需转向更加依靠内需,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实现其发展。

        第三,首次将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首次打破行政区划进行跨省大经济区域规划。今年3月,“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一亮相,便被称之谓“中国区域经济新地图”,是一大进步,是在吸收了以前的教训(遍地开花、到处污染)之后做出的创新。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明确提出,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笔者认为,这无疑是我们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以大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的构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同时,包括长三角、京津冀两大经济区在内的规划方案,将在今年出台。打破省级行政区划,进行跨省区的统一规划,这在中国经济史上还是首次,都体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这个思路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同时,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第四,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重视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今后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发挥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中西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带动相邻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及时重视和认真解决,就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为此,我们党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举措已开始生效。

        第五,对云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云南区域经济经历了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渐变,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九五”期间,非均衡发展的探索主要是围绕“滇中经济区”率先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进入新世纪后,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如何实现云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

        云南省委、省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坚持面向世界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面向全国和“泛珠三角流域区域合作”,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目标,具体提出了发挥滇中产业集中区的优势,增强昆明的龙头作用,建设沿路和沿边经济带,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和模式。

        2020年,全省将形成“中心城市集群”(昆明、玉溪、曲靖、楚雄4州市)、“三江流域开发”(12个地州市)、和“富民兴边”工程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形成中心城市集群带动昆水经济带、昆河经济带、昆曼经济带和昆瑞经济带四个经济带的发展格局,通过城市增长极聚集经济力量和经济轴线外延辐射作用的有机结合,优化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的生产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区域发展情况看,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和大理五个地区GDP占全省GDP的比重维持在70%以上。昆明作为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GDP占全省近1/3,人均GDP是全省人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并且与处于第二位、第三位的地区差距较大。而临沧、德宏、思茅、西双版纳等地的GDP仅占全省GDP的1%—3%,怒江州、迪庆州的GDP不到全省的0.6%。除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外,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差距也较大。到2003年底,全省仍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达674万,年人均收入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达246万。到2010年左右,才能全面解决温饱问题进入全面建设小康阶段,但届时仍将有2%—3%的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综合分析云南各地区发展情况,昆明、玉溪的发展基础比较好,有希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曲靖、红河、大理、丽江、楚雄等地区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这些地区在全省可以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为2020年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第六,对昆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昆明市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敢于剖析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精神,紧紧围绕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这一主题,加深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2005年,昆明实现了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超千亿达1062亿元(这个数字为云南全省GDP的30%以上,全省第一)、地方财政收入超百亿、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00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3000元的“五大突破”,“十五”计划画上圆满句号。

        在昆明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市委、市政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把14个县(市)区划分为“三大发展板块”:第一板块是主城四区、安宁和呈贡,体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镇、中心村,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发挥“领跑”作用,发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加快发展中“增优势”;第二板块是石林、宜良和晋宁,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副产品加工和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园区,加速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重点扶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积极“跟跑”,在加快发展中“增实力”;第三板块是北部五县区,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以交通、水利、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打造能源、重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发展环境,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助跑”力度,在提速发展中“增后劲”。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确定差别化的目标任务、鼓励政策和考核体系,推动县(市)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无疑是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个有益探索。

        昆明市委提出“十一五”要有六大突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开创现代新昆明建设新局面,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有大的突破;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产业发展上有大的突破;聚焦呈贡新城和航空港,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上有大的突破;加快滇池污染治理步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城市上有大的突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上有大的突破;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构建和谐昆明上有大的突破。

        新昆明建设,不仅是昆明自身的事,更是全省的事情;新昆明建设是全省一盘棋,对省内其他州、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新昆明建设和滇东南城市群建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昆明不能仅仅以区划范围来考虑经济发展,必须加大与州、县区域间的联系,发挥州、县的资源潜力和省城科技人才专家集聚的优势,挖掘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以此改变一直以来,云南区域经济各自为政的局面,在产业、资源整合等方面,像江浙城市那样,互助互补,做到联体发展,互赢共利,协调城乡发展,缩小经济地区差距。

          总结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从中不难发现许多经验。例如“诸侯经济”的问题。

        2001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开始迈上追求质量、效率和协调发展的轨道,人们对“诸侯经济”的弊端的忧虑也日渐加深。中央政令不畅、省际市场割裂、地区差距拉大,这些就是以省域为特征的“诸侯经济”惹的祸。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出于对短期“政绩”的考虑和对行政权的自信,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掠夺型发展战略和对本地市场的保护性措施,其后果是既造成了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带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增加了省际间的交易成本;造成了在吸引外资和外贸过程中的不稳定性甚至内耗;造成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在关系重大国计民生的项目上,难以形成共识;造成了地方与中央、地方与央企之间的拉锯、甚至抵触,比方说华南的气荒、油荒、GDP规模和速度上的争夺,去年的煤矿清理:在中央有关部门发布通知后,仍有不少省份或拖延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和非法煤矿,或一度议而不行。为此,我们党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诸侯经济”的对策。如构筑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推进《反垄断法》,禁止地方政府以控制商品和劳动力流通为手段建立地方壁垒。以省域为特征的单元经济积弊已久,“十一五”开局之年或将成为转折的前奏。

        再例如,区域经济既领跑中国经济,又亟待变革的问题。2004年,由16座城市组成的长三角都市圈,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7%,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和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8.4%。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以占全国10%点多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1%的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大关,达到3385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8.6%。这是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生产总值继2003年突破20000亿元后,再跨新台阶。16个城市中,GDP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已经达到11个,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达到6个。2005年,上海实现GDP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43.95亿元,占长三角的比重为27.0%;江苏8市实现GDP超过14000亿元,占长三角的比重达到43.1%,呈持续上升态势;浙江7市也超过了10000亿元,占长三角的比重为29.9%。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以连续25年的GDP年均增速15%以上的空前奇迹领跑中国经济发展。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而作为改革“排头兵”的深圳、浦东和滨海新区,其2005年GDP总量 4926.90亿、2000亿、1600亿的成绩,足以傲视群雄。
        然而资源、能源涨价且供给不足,产业亟待升级,地方“诸侯”大战,产业同质化严重。更重要的是,再往深处变革,就将触顶政策禁区。中国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从体制改革和创新上寻找动力。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这实际上是要求东部成为中国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火车头。泛珠三角(“9+2”)、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作为发展势头最猛、发展后劲最足的地区,理应为中国深化改革承担起前驱先路的功能。2005年6月,浦东成为首个“综合改革试验区”,随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悄然启动,深圳特区也吹响新一轮改革号角,期待“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今天的中国经济,正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低质量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从不平衡发展走向平衡发展;从不协调发展走向协调发展。突出表现在:生产力布局规模持续扩大, 各地区经济总量显着增加。1979年至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分别增长了48.3倍、34.8倍和37倍,年均增速均在10%以上。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更加趋于协调。

        主要参考文献:

        1. 易炼红:第三产业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香港:国际展望出版社,1993)

        2. 谢自奋: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 张培刚等: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 邱志忠等:中国市县区发展研究(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5. 马洪等:中国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6. 李兴山等:中国经济热点聚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简称蓝皮书)

        8. 把握全局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军网2005/11/10)

        9. 区域发展趋于协调(上海证券报2005/11/18)

        10. 合作步伐加快经济亮点频现(中国经济时报2006/01/04)

        11.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强(广西日报2006/03/13)

        12. 沪深津领军三大经济圈再变革(上海证券报2006/03/13)

        13. 国内首次打破行政区划进行跨省大经济区域规划(《财经时报》2006/03/21)

        14. 陈文玲:制约中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光大咨询2006/03/21)

        15. 以开放图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杭州日报2006/03/28)

        16. 中部崛起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新华网2006/03/28)

        17.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处:加快云南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8. 昆明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18. 昆明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厉忠教,男,汉族,中共昆明市委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研究室主任,办0871-3166605,手机13708700756 。

        杨宇白,男,汉族,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教授,云南干部教育网信息采编部主任,办公室电话:办0871-8426062,宅0871-8337955,手机13608843316)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中共昆明市委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研究室 维护:昆明信息港

        邮编:650500 电话:(0871)63135205 编辑邮箱:kmsfgwxxgk@sina

        滇ICP备0700070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114000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