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忘记,精神应当永存
----纪念“七·一五”爱国民主运动七十周年
李怀宇
今年出版的 《回忆“七·一五”爱国民主运动》中指出,“七·一五”运动是继“一二·一”运动后,在云南地方组织领导下开展的又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不仅是云南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革命史上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学运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次回顾那段历史,重温“七·一五”爱国民主运动,对于当今弘扬革命传统,始终牢记初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对于“七·一五”运动的研究和纪念活动始终没有忽视对其所彰显的爱国主义的弘扬,若干研究论文和书籍表达出纪念和传承“七·一五”运动更应该挖掘和传递其承载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进而在当今社会阐发出更具活力和现实意义的精神追求。作为在大学从事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和校史研究的从业人员,应当如何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研究和发掘“七·一五”运动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是值得大学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时代课题和工作方向之一。下面,拟就如何在教育史的视角下深入开展“七·一五”运动研究和历史文化传播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以向大家请教:
一、深入认识“七·一五”运动的时代特征和当代意义
1948年6月,昆明大中学生掀起反对美国扶持日本运动,国民党当局用恐吓、殴打、抓捕等手段进行镇压,又于7月15日派出全副武装的宪兵、警察2000多人,攻打云南大学会泽院和南菁中学,大肆毒打和抓捕学生,将400多学生投入“夏令营”,76人关入特刑庭监狱进行刑讯逼供。“七·一五”运动是昆明学生继“一二·一”运动后,掀起的又一次反对国民党当局压制民主、推行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ii]时光流逝,岁月沧桑,虽然“七·一五”运动已经过去七十年,然而它留给历史的思索和纪念应当没有远去。
中共中央曾经指出:“在‘七·一五’事件中,地下党组织领导是坚决的,群众斗争是英勇的。”这是对“七·一五”运动的整体性结论,是认识和研究“七·一五”运动的思想基础。胡新农先生曾撰文认为,“七·一五”运动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被捕人数多,近千人;地下党的省、市委未遭到破坏;营救获释的师生多而且快。这些情况使得“七·一五”运动在云南革命史和中国学运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以爱国、民主的鲜明主题和英勇斗争精神,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青年,为云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七·一五”运动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如何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七·一五”运动的历史作用和教育意义,这是值得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研究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当前高等教育中更好弘扬革命历史传统,传播具有时代意义的主旋律的要求,“七·一五”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教育性。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勉励青年人不忘历史,共建家园。他曾指出:在苦难中自强,爱国主义应有民族情怀;在继承中发展,爱国主义应有时代情怀。从民族情怀和时代情怀可以认为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内涵。而“七·一五”运动就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青年学生展现民族情怀和时代情怀的直接体现和生动写照。
首先,“七·一五”运动的主题和来由是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在当时全国学联发出的《为反对美帝扶植日本告全国同胞书》确立了民族再次面临危亡的历史意识和自觉意识,从而掀起了全国“反美扶日”的浪潮。这是事关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其次,“七·一五”运动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进攻以后,取得很大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已经指日可待,在学生和青年人中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进步要求的青年人就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七·一五”运动无疑成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锤炼和培养进步青年的重要过程。对此的认识,可能会让我们对“七·一五”运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大学校史研究与“七·一五”运动
云南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高校,历史上师生中牺牲的烈士之多在全国高校中仅次于北京大学。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共同书写了云南大学革命传统历史篇章。1993年经中宣部、云南省委批准同意建设的“云南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更是成为学校开展革命历史教育和积淀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得在历次爱国主义运动和战争岁月中牺牲的烈士为世人所纪念。而作为“七·一五”运动的主要发生地,“七·一五”运动在云南大学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研究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一所大学的历史使命除了培养高层次人才,还应有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铸造人文精神和爱国传统的目标。从云南大学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云南大学无疑是具有历史与现实的使命担当的。
“云大学生在‘七·一五’运动中走过的历程与其它学校基本相似,但由于云大自身的特殊情况和在昆明学术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云大又有它的特点。”[iv]关于“七·一五”运动和云大师生在“七·一五”运动中的史料和文字介绍材料不少,可以清晰和全面地回顾当时的情况。在此,本文拟就大学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与“七·一五”运动的研究,谈三点认识:
1、大学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研究应该深入发掘“七·一五”运动的精神内涵,以此激励大学师生共同奋进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铸造精神,担当使命的地方。如何从学校的历史中发掘传统、铸造精神一直是一所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学所追求的精神目标。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源于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北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北大师生应该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一所大学的精神与发生在其中的重要事件紧密相关,那么这个重要事件就是大学精神塑造的源泉和动力。
“七·一五”运动后,中共云南省工委将大批中共党员、民青成员、进步师生转移到农村参加武装斗争。“云大的爱国民主运动不但未因“七·一五”运动的大逮捕而退缩,反而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展,读书会、职员联谊会、讲师助教会、教授会蔚然而起。”[v]云南革命形势继续向纵深发展,云大师生的革命热情有增无减。正如“五四”运动对于北京大学,“七·一五”运动对于云南大学同样具有精神塑造和弘扬传统的作用。而云南大学的校史研究应要抓住其精神内核,在挖掘和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引导师生感受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进而对学校的发展历史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亲近的情感。
2、大学校史对“七·一五”运动的研究应在教育史的框架下深化大学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研究
近些年来,大学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研究尽管较之以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无论是研究方法、理论视野,还是研究队伍,都产生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成果。然而,大学校史研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学科归属是其中一个难题。对此,立足教育史的大学校史研究正在成为不断清晰的研究进路和学科意识。“现有校史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志’的成分居多。‘志’着眼于史实的搜集、整理、考证、铺陈和述,‘史’在‘志’的基础上,更注重用相应史学理论对史实进行梳理、分析并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性联系。”[vi]所以,对于“七·一五”运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历史事件,应在史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探索,而不仅是对史实的收集和梳理。
3、一流大学文化的内涵应充分吸收自身文化基因和历史文化传统
可以说,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的重大历史事件无疑会成为大学的记忆,并持续不断地对大学的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校史研究与高校文化建设,不但有助于提高大学的文化品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且有助于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这些也是创建世界级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 2017年云南大学列入中国首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名单,为建设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文化成为云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为此,如何丰富和发展已有的大学历史文化,并创新生成新的大学校园文化,以“七·一五”运动为代表的学生运动,在秉承既有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产生,注定在云大的发展中具有转化为文化基因的可能性和条件。李延保曾指出,一所学校就是一部历史,积淀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今天,我们再次回顾和研究“七·一五”运动,就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上寻找大学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统,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和爱国精神。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明确指出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的重要意义。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统要继承和弘扬,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学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时代环境。对于当代大学师生而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建立对自身文化基因和历史传统的深入自觉和自信上,而大学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研究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也承担着构筑大学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
(作者:云南大学档案馆·microsoft365版本_48365平台_365bet官网娱校史研究室 馆长)